每一名热爱跑步的跑者,除了享受跑步带来乐趣的同时,相信关注最多的应该就是,如何让自己跑得更快。然而,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提升自己的跑步速度,很多跑者都存在各式的问题,本文通过收集一些外国科学家针对跑步的理论和实验,告诉大家如何提升跑步速度。
为了方便,我们按照跑中、跑步最后阶段、终点冲线的顺序,将跑者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分类,详见下文。
何时出现:中长距离跑步中(半马)
出现原因:没有进行针对性的肌肉训练
解决方案:对慢、快收缩肌进行差异性训练
根据丹麦哥本哈根大学“氧气动力学”理论的研究,影响跑者速度的因素,不仅和肺活量、心脏功能,还和肌肉的效用有关。
跑步中,人体使用的肌肉分为2种,一种是慢速收缩肌肉纤维,俗称红肌肉;一种是快速抽动肌肉纤维,俗称白肌肉。
(图源:网络)
慢肌的功用是,利用血液中的葡糖糖,与氧气发生作用,平稳地释放出人体运动所需的动能,帮人完成像10公里、半马这样的中长距离的耐力跑。
快肌的功用是,可以在无氧的作用下,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帮人完成像50m、100m这类,多使用爆发力才能完成的短跑、跳跃动作等。
在实际跑步中,人最先使用的是慢肌,跑了一段时间后,慢肌出现疲惫感,跑步速度变慢,为了维持配速,人体开始启用快肌,当到了冲刺阶段,快肌会发挥极大作用,这是快、慢肌在跑步中的工作原理。
(图源:网络)
因此,如果你跑步很努力,但无法提升,就需看看是哪方面的问题。如果耐力不够,就增强慢肌的训练;如果在自己感觉疲劳时,配速变低,或者在冲刺阶段无法提速,就应加强快肌的训练。
何时发生:短距离冲刺阶段
发生原因:肌肉代谢物作用,让大脑产生一种不好的知觉
解决方案:快速间歇跑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人体跑步中感知的“酸痛感”源于乳酸的作用,但事实并非完全如此。美国犹他大学的莱特教授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
(图源:摄图网)
他将肌肉运动的代谢物的3种物质乳酸盐、羟基质子、三磷酸腺苷,分别注射到一部分志愿者身上,之后,又将3种物质两两组合,分别注射到另一批志愿者身上。
奇怪的是,无论是乳酸盐单独注射,还是它和其中任何一种物质组合注射,人体都不会产生酸痛感,只有当这3种物质同时注射入体内时,才能产生跑步时的“酸痛感”。
研究表明,人体的“酸痛感”不是由乳酸造成的,而是3种肌肉代谢物共同作用,向大脑产生了不好的信号,这是一种脑部知觉。
因此,想在冲刺阶段提高跑步速度,就要反复练习间歇跑,让身体变得不那么敏感才可以。
何时发生:赛事的最后阶段
发生原因:代谢物的累积,阻碍肌肉收缩
解决方案:适时降低配速
我们知道了,身体的“灼热感”并非乳酸造成,而是大脑的一种感知,那是不是说,我们在跑步“跑不动”的时候,也不用理会它,保持原有配速跑下去呢?
(图源:摄图网)
为了找到答案,莱特教授通过另一个实验,进行了验证。他在受测者的脊椎里注射了一种,可以阻止腿部肌肉向大脑发射信号的止疼剂,之后,让受测者进行5km的动感单车骑行。
实验中,当测试者骑行到2.5km时,身体仍感觉不到疲惫,但此时双腿已经不受大脑控制,当保持“高速”完成5km骑行完成后,离开单车的刹那,几乎所有的测试者都摔倒在地。
(图源:摄图网)
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灼热感只是大脑的一种感知,但忽视大脑的指令是很危险的。忽视大脑指令的腿部,会因代谢物的堆积,阻碍了肌肉的正常收缩,使人无法抬腿,甚至摔倒。
因此,为了避免危险情况的发生,跑者一旦出现“我一步也跑不动了!”的情况,
要做的是谨慎维持之前的配速。
何时发生:赛事的最后几公里
发生原因:身体超负荷了
解决方案:训练你的大脑
在赛事的最后几公里,身体到达极限,甚至超负荷运转时,很多跑者都会有以上的想法。在这种状态下,有什么办法让自己跑得更快呢?
英国肯特大学的学者做了一个实验,他们采用“经颅直接电流刺激”(tDCS)的技术,用电流刺激受测者的大脑,进以麻痹人体的痛苦感,但实际中受测者的运动速度并未有明显提高。
(图源:摄图网)
根据另一位运动生理学家马科拉博士的说法,在赛事的最后阶段,真正提高跑者速度的决定因素是人的主观意志。
想一下,自己在跑步中,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在跑步最艰苦的时刻,观众、跑友呼喊的“加油”声,脑海中突然闪现的眼神、笑脸、甚至鼓励的话,都会让你速度加快,坚定必胜的信心,鼓劲向前冲,很多时候都能提高速度。
(图源:摄图网)
马科拉的理论也证明,通过想象美好,给自己心理暗示,诸如“我还没到极限,还可以坚持”“我要为了荣耀、家人、孩子而战,一定能赢”,唤醒自己的潜意识中的力量,对跑者增加跑者耐力、提升速度,都是有所帮助的。
因此,如果在赛事的最艰难的阶段坚持下去,并提高奔跑速度,跑者在日常进行肌肉、心肺功能训练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大脑的训练,这很有必要。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