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出发,只用1小时能够达到哪些城市?
答案是:8个,其中苏州、嘉兴、无锡三个城市,甚至可以在半小时内到达。而1-3小时内可到达的城市则更多。
能想到吗?仅仅在2005年,长三角的“1小时交通圈”还是想象中的蓝图。
当时,城际轨交的概念还很新鲜,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个宏伟的目标:长三角地区将在2020年建设总里程为815公里的城际轨道交通,实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1小时~2小时城际轨道交通圈。
2007年4月18日,随着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首趟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列车在上海站始发,那时候才把苏州、无锡划进“1小时交通圈”。到了2010年,沪宁高铁通车,时速在350公里/小时左右,这才将上海至南京的时间缩短了一半,保持在1小时内。这是什么概念呢?沪宁铁路是一条超过100年历史的铁路,在1908年,乘坐火车从上海到南京需要至少10个小时。
而长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的里程数量也远远超过2005年的目标:目前,长三角的高铁里程数量稳居全国第一,4200公里左右的里程约占全国高铁网络的六分之一,并且除舟山外,41个地级市皆已实现高铁覆盖。其中上海高铁密度位居全国前列,2020年已突破200公里/万平方米。
便捷的交通促进了城市间人员交流与经济往来。
长三角五个中心城市(包括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在2021年前4个月的客运总量累计突破3亿人次,约占同时段全国客运总量的19%。而根据《2020年长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报告》显示,上海市域与周边的南通、苏州、嘉兴、无锡等地级市跨城通勤者数量将达到7.2万人以上,其中苏州市与上海最为紧密,流入上海市域的通勤规模占总量的93.17%。
目前,长三角已拥有全国最密集的高铁网。截至2020年底,长三角大约开通了18条高铁,包括京沪、沪宁、沪昆、杭甬、合宁、合武等。并且,2020年长三角投产里程创历史新高,投产新线里程超过1200公里,投资额达到870亿元,为全国铁路投资首位,铁路建设投资计划占全国铁路系统的六分之一。
下一步,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交通,还能更快吗?
答案是:能!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长三角洲地区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共建轨道上的长三角。到了2025年,长三角铁路网密度预计将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高速铁路将通达地级以上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到2.2万公里以上,覆盖80%的城区。并且将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宁波为枢纽节点,建构“三纵三横”干线通道骨架,以放射状铁路网络来形成长三角3小时区际交通圈,实现多层次与零换乘。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上,也将实现中心城市之间享受1-1.5小时的客运服务,将加快推进宁马、合宁、京沪等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同时有序实施江苏太仓—上海宝山、江苏泗洪—安徽蚌埠、江苏徐州—安徽宿州等一批跨省地方高速公路建设。
图片来源:《长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
除此之外,长三角还将构建协同联动的世界级机场群,推进实施上海浦东、南京、无锡、舟山、合肥等机场扩建工程,同时也将在嘉兴、丽水、芜湖宣城、亳州、蚌埠、宿州、滁州等地新建机场。
图片来源:《长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
可以想象,未来5年内,目前以上海为中心的“1小时都市圈”也许将缩短为“半小时都市圈”,而长三角相邻大城市间的通勤时间也就在1-1.5小时内,更大胆一点的预测,过不了多久,在长三角任何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通勤时间将缩短到3小时以内……而交通工具,则将覆盖海陆空所有领域。
一体化的城市空间,一定是内部联系紧密,对外则形成高度的开放。而长三角的一体化之路,从城市通勤时间这个指标来看,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栏目主编:张陌 文字编辑:连俊翔
来源:作者:连俊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