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访北京西国贸汽服基地,多家轮胎终端零售店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涨价压力下,店内利润空间被挤压,生存压力越来越大。
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限电限产等因素影响,多家轮胎生产商近期密集发布涨价函。据统计,包括外资轮胎企业在内,目前已有近70家轮胎企业宣布将在10月份实施新的价格政策,其中数家轮胎企业涨价会延续至11月份、12月份,涨幅为2%-5%。
上游轮胎涨价,让日子原本就不好过的下游市场寒意更浓。前来更换轮胎的夏先生(化名)表示,“最近,确实明显感觉到了轮胎涨价,但由于是刚需,该买还得买,该换还得换。”
成本上升 限电限产
倒逼轮胎企业密集提价
日前,佳通轮胎再度发布涨价通知,自10月21日起,对中国替换市场乘用车佳通品牌产品,开票价上调3%-5%。贵州轮胎在公开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根据原材料价格走势及轮胎市场供需关系变化,已决定从10月1日起上调轮胎销售价格。
“这一轮涨价,不是因为市场需求增加,而是因为生产成本变高。”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表示,轮胎的主要原材料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目前橡胶价格在持续走高。
“天然橡胶价格短期内仍有震荡上涨的可能。”隆众资讯橡胶行业分析师王开富表示,“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天然橡胶产出短期难以明显改善、海外需求持续分流泰国天然橡胶供给的情况下,供给端对价格的影响将持续增加,天然橡胶价格仍有上涨可能。”
此外,今年以来,因部分地区出台政策对相关产业限产,各类高污染企业纷纷停产、停工,钢帘线、炭黑等轮胎原材料产能受到极大限制。
据了解,受限产限电影响,9月份,全国超80家钢厂停产检修,导致钢价新一轮上涨,进而传导至钢丝帘线市场,钢帘线价格一路飙升,全年涨幅高达11.62%。同时,受国家能耗“双控”、限电政策、煤炭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炭黑企业开工率下降,生产成本大幅提高,炭黑价格近一年上涨近53%。
“轮胎企业在采购原材料的时候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提价可将这一部分压力往下游转移。”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配套市场需求疲弱
替换市场渠道承压
轮胎下游市场主要分为配套市场和替换市场。记者走访后了解到,面对轮胎涨价,替换的终端零售市场将面临更大压力。
一家轮胎销售门店的工作人员对记者透露,由于上游厂商涨价,进价会跟涨,但终端卖价上涨的概率不大。“上游价格上涨,我们却不能提价,价格上涨后,客户可能会接受不了。”该员工略显无奈地表示,轮胎的价格很透明,只能通过走量来获取更多利润。
北京鑫和易通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刘强表示,“轮胎涨价,对店里的订单量会造成一些影响,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不过,该销售经理也强调,相比消费者,终端承担的涨价压力更大。
“上游轮胎厂商提价的传导机制未必能够十分顺畅。”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轮胎替换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轮胎在消费终端的可替代性较强。同时,产销环节、终端价格和渠道费用也都较为透明,对于下游市场而言,上游轮胎厂商涨价施加给渠道的压力更大,包括经销商和终端零售店,当然对消费者也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很严重。”
相比轮胎涨价对替换市场带来的压力,在与汽车生产挂钩的配套市场,因当前轮胎需求疲弱,其压力或许并不大。
胡麒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事实上受“芯荒”影响,汽车生产企业对轮胎的需求并不旺盛,轮胎的刚性需求更多要体现在替换市场。“轮胎本来拥有新车配套的需求,也有车主更换轮胎的需求,考虑到目前配套需求下滑,涨价的压力可能要更多体现在替换市场。”
此轮轮胎涨价有可能会引发替换市场销售渠道格局的变动和调整。柏文喜认为,“销售渠道受厂商提价和终端难以同等幅度涨价的双重挤压,渠道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一些渠道商和终端门店或会因亏损而退出行业,从而引发轮胎渠道代理商集中度的加速提升。为应对轮胎涨价,下游市场应该抱团取暖,增加对厂商和消费者的话语权,为自身争取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