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1995年之前出生的天津人对哪款汽车印象深刻?答案一定是“大发”或“夏利”,天津人更习惯称这两款车为“黄大发”、“红夏利”!天津人为何对这两款车情有独钟?还要从当年的出租车说起。

当下拥有一辆私家车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在三十多年前莫说普通家庭买汽车,就是出租车,由于数量少,价格高,如果没有非常重要的事,也很少有人乘坐。

1986年,浙江省温州市街头出现了一批“袖珍”出租车,这种“小、快、灵”的微型车非常适合温州小巷多的特点,很快就风靡全市,它就是菲亚特126P。当时在市区乘坐菲亚特出租车,不管远近一律收费5元,被人们戏称为“5块头”。后来,政府部门为菲亚特定价,为四公里内6元。实惠的价格使小个头的菲亚特大受欢迎,温州市民把坐出租车称为“坐菲亚特”,最多时温州全市有将近五千辆菲亚特出租车!

而天津人开始打车是因为“黄大发”的出现!

1983年国家香山会议,确定在天津建设微型汽车生产基地,引进日本大发汽车技术。

大发汽车在日本属于厢式货车,这种车型油耗低,经济适用,整体价格低。引进大发车的目的,是以民用为主,加装座位后既可以送货又可以坐人,为当时的城乡百姓出行提供轿车的替代品。天津汽车制造厂引进的是日本大发第六代Hijet 850车型生产线。

1984年9月25日22时05分,我国第一辆由中日合作生产的微型汽车在市郊杨柳青镇的天津市汽车制造厂顺利开出生产线。

天津日报的相关报道

时任天津汽车制造厂厂长,后担任天津华利汽车工业公司总经理的赵家良回忆,当时之所以为大发车选择了黄色调,是为了与美国接轨。黄色的透视性很好,在一片车辆中,很容易就能够识别,引人注目。可能当初将大发带到中国的专家们并没有想到,短短几年时间之后,大发车竟会成为中国诸多城市街道上的一道风景。

“要发家,买大发,发发发!”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经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天津大发的广告词,由此可见当年该车型在全国之热销程度。

电视剧《东边日出西边雨》中女主角一句:“你那车没鼻子!”让人印象深刻!

90年代初期,当时北京市政府提出了“一人招手,几辆车候”的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发展方针,被戏称为“黄虫”的大发车开启了北京出租车平民化的历史。“以低档车辆、廉价车费满足市民需求”成为北京市出租车行业发展的趋势。1993年,北京的面的达到三万五千辆,占城市出租车总量的一半以上。

1987年,天津市出租汽车总公司购进了首批47辆黄大发,黄大发出租车开始在天津街面上出现。但因为数量太少,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93年,天津市有关部门借鉴北京出租车市场的经验,将大发车大批引入出租车行业。天津人对黄大发的记忆就是从马路上突然出现的大量“面的”开始。

“黄大发”一出现就以其宽大的空间,较强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十块钱十公里的低廉价格,迅速得到过日子讲究经济实惠的天津市民青睐。

三五好友结伴出行,拦一辆“黄大发”,车费AA制!

”客货两用,买个大件家电、小件家具叫一辆“黄大发”就拉回家!

夏天在路上突遇降雨,就算是二八自行车,打一个“面的”也能推上去拉上车门就走!

老年人、残疾人出行,轮椅折叠后直接就放车厢中!

很快天津市街面上的黄大发数量开始激增,短短几年就发展到“满城尽跑黄大发”的局面。1997年,天津的黄大发数量发展达到了最高峰,当时城市里同时有1.8万辆黄大发在“扫街”。有数据显示,十余年间,天津市有超过五万辆大发车挂上过“出租”顶灯!打出租车也成为普通市民出行方式之一。

据数据显示,从1984年至1999年,天津汽车制造厂总计生产了30万辆大发车,其中90%左右供给全国各地的出租行业使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黄大发”也完成了历史使命,2002年,随着产业调整,大发车全面停产。2005年,天津市出台相关规定,到当年年底,天津出租车市场全部淘汰“面的”,黄大发从出租车行业“光荣退役”。

取代“黄大发”成为天津出租车主流车型的则是天津汽车制造厂的另一款车“红夏利”!

1986年,天津一汽决定以CKD( CKD是英文Completely Knocked Down的缩写,意思是“完全拆散”。就是进口或引进汽车时,汽车以完全拆散的状态进入,之后再把汽车的全部零、部件组装成整车。)形式引入大发Charade车型,并命名为“夏利”(意为“华夏得利”)。

1986年 第一代夏利问世,外观与原大发charade车型极为相似。

1988年第二代夏利(TJ7100)问世,这款车型就是后来成为经典的“红夏利”。

如果说“黄大发”是大众型出租车,那么在当年如果打一辆“红夏利”出租车就有点小资了。第一次和女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去机场接远道而来的贵客等有仪式感的场合,往往都要打一辆“红夏利”。

在2006年“黄大发”全面淘汰后,“红夏利”成为了出租车主力。“满城黄大发”变成了“山河一片红”!

资料显示,在1996年的国内出租车里,80%以上是夏利;1998年,夏利的销量更是直逼十万辆,而那一年的全国汽车总销量不过才一百六十万辆。

在当年“红夏利”不仅仅是出租车主流车型之一,更是许多国人购买的第一辆私家车,这其中就包括陈道明、赵本山、陈佩斯等名人,成为国民车之一!

1990年三厢夏利下线,1997年天津汽车夏利股份公司成立,在之后的十余年中“夏利”又推出多款车型,并成为第一个产量超过百万的国产汽车品牌!2002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与天津汽车工业公司联合重组,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同年,夏利轿车出口美国,首开中国轿车出口先河。

2006年《鲁豫有约》节目采访了一位名叫马文辉的老人,这位新疆老人在74岁高龄时,驾驶着一辆二手夏利参加了“2005新疆首届环塔克拉玛干汽车集结赛”,成功穿越“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全程4000公里,夏利车的性能可见一斑!

马文辉老人说,他开着夏利车10多年了。他曾驾驶夏利车几次爬上冰山,因为这个“爱车”,让他有了另一种生活的乐趣。他也一直很想去参观生产夏利车的工厂。

2006年4月11日,马文辉老人驾驶着的夏利车,来到达4000公里外的天津,参观了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他的愿望。

天津一汽授予马文辉“天津一汽荣誉员工”称号

天津一汽决定回收马文辉老人的夏利车留作收藏,同时赠送老人一辆新款夏利N3。

然而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比亚迪、吉利等民营汽车品牌的崛起,夏利车优势渐失,市场份额持续下降,虽然多次进行产品升级,仍然无法扭转颓势。

最终于2015年12月18日,在第2161319辆夏利车下线后,夏利正式停产!

杨光的女朋友叫“夏丽”

杨光的老板叫“黄大发”

“黄大发”和“红夏利”在天津人心目中的地位丝毫不逊于相声和煎饼果子,连电视剧《杨光的快乐生活》中人物的名字都用的“夏丽(谐音“夏利”)”和“黄大发”!

如今“黄大发”和“红夏利”已经成为了历史,80后们只能通过车模来满足那份情怀。其实大家怀念的不仅仅是车,而是那个纯真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