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次给大家摆了成都和重庆的区别,今天给大家摆一下成都和重庆的联系。

作为中国西南最大的两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

但是这两座城市的直线距离都是有两百多公里,这两个城市靠啥子联系的呢?

一个是水路,成都现在看不到什么运输用的船舶了,其实在50年代成都的府南河上还可以看到运货的大船。

成都市地处岷江和沱江流城,两江上通岷山山区,下连万里长江,支流如网,遍及成都平原。成都地区水上运输历史悠久,秦昭王时,蜀守李冰开辟郫江和检江两条航道通过成都城下,成都就开始成为通航城市。“东流不尽秦时水”在蜀地陆路交通十分闭塞的2000多年间,深处内陆盆地中心的成都地区,多借助滔滔江水提供的舟楫之利,沟通外界和调剂内部。

大宗货物进出多取水道。人员往来也是靠水路。

成都到重庆的水路是从成都开始, 南行经双流县中和场、中兴场,苏码头(正兴场),黄龙溪,至江口入岷江 再到乐山,后经过宜宾进入长江到重庆。

当年杜甫客居成都后离开四川,走的就是这条水路。

成都和重庆的联系在以前还有一条是成渝古驿道,就是古时来往 成都 与 重庆 的道路。

其实这古驿道有一南一北两条,如今被统称为“成渝古道”,北道则是鲜有人知的“东小路”,南道就是人人皆知的“东大路”。

东大路(南道): 从重庆出发是这样的路径:重庆 通远门—佛图关—大坪七牌坊—石桥铺—二郎关—白市驿—走马铺— 来凤驿— 永川 — 荣昌 —峰高驿— 隆昌 (隆桥驿)—安仁驿— 内江 —珠江驿— 资中 — 简阳 — 龙泉驿 — 成都 迎晖门(就是成都的老东门)。

成都这边自成都东门出发,经牛市口、沙河铺、黉门铺、界牌铺、龙泉驿、翻龙泉山,经山泉铺、柳沟铺、茶店子、南山铺、石盘铺、五界铺、火娆店、九曲铺、石桥井而抵简州(现在叫简阳),再经扬家街出成都府境,

路段长173华里,再经资阳、资州、内江、隆昌、永川到重庆府。成都至重庆全程1071华里。

在1933竣工通车的老成渝公路基本上是沿着这条古驿道修建的。

老成渝公路是从成都和重庆两个地方分别开始修建的。

成都这边叫“成简马路”(成都到简阳),重庆那边叫“渝简马路”。

民国13年(1924),中华全国道路建设协会四川分会倡议修筑成都至简阳石桥镇马路,1925年元旦在成都市牛市口破土动工,经过龙泉山的路线因当地豪绅和军阀田颂尧(简阳人)以破坏“风水”为由,多方阻挠,被迫五次改道,最后改走鸦雀口,因工程量增大,进展缓慢。民国19年也就是1930年成简马路工程完成。全长68公里。

重庆那边呢,1927年重庆成立了渝简马路总局,筑建渝简马路(重庆至简阳)。沿线各县设马路分局,归渝简马路总局管辖,但需自筹资金修筑各自县境内的马路。

巴县段工程是渝简马路的起始端,由渝简马路总局直接督办,在总局之下设巴县工程处。

巴县段工程从城区牛角沱起,

成都这边是从牛市口开始,重庆那边是从牛角沱开始,都有一个牛字。这条成渝公路就是“牛”。

经小龙坎、歌乐山、金刚坡、陈家桥至青木关。然后又是壁山段,永川段,……等等。就不一一介绍了。

1933年12月,渝简马路全线修通,连接成简马路改称成渝公路。这条公路对于成渝两地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的作用,把成都和重庆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在成都牛市口还修建了一个东门车站,天天都有发往重庆的客车和货车。

抗日战争时期汽油很紧张,这条公路上还有一种叫做“木炭车”的汽车在跑,刚刚听到“木炭车”,我还以为是蒸汽机,其实不是蒸汽机,是在一个容器里面把木炭变成一氧化碳气体, 利用一氧化碳气来驱动汽车行驶。

自从成渝铁路在1952年7月1号通车过后,很多人都坐火车往来于成渝两地,那个时候往返于成都重庆的火车有慢车,也有快车,一般来说慢车需要十八个小时,快车需要十个小时的样子,成渝公路就没有原来那么闹热了。

现在可能很少人再走老成渝公路的全程了。

我倒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期坐车走完了老成渝公路的全程。

那个时候我因为出差经常来往于成渝两地。有一次在出差在重庆看到广告,说是重庆新成立的“康福来公司”用全新引进的“日野”大巴车开通了成渝间的大巴车。

早上六点半还是七点钟从重庆宾馆门口出发,全程坐老成渝公路,中间还免费提供午餐,晚上八点过钟到成都的城北客运中心。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新东西,那个日本大巴车看起来就很舒服,我决定去试一盘。

先去把车票买好,头天住进重庆宾馆,免得到时候太紧张。

吃过早饭,“康福来公司”的日本大巴车已经在等着了。

我上车一看确实比那个时候一般的国产车舒服多了。坐椅宽大,间距足够,并且座椅的靠背还可以调节,可以舒服地躺下睡觉。

我后面的那位乘客是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座椅,看到我把座椅调到躺下的位置还提醒我说“你把椅子搞坏”,我笑着说,“座椅是好的,你也可以这样调节”。

我告诉她调节的开关,她也舒服地躺下了。

现在,这样的车和座椅已经不足为奇了,但是在那个时候很新奇。

汽车准时出发。车子开起来以后就更加不一样了,马力大,非常轻松的超过了前面的车子,并且发动机的声音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在上坡的时候,其他的汽车轰满了油门,发动机声音很大,但是还是像蜗牛一样的慢慢爬。

我们这辆车轻松无声的就上了坡。虽然车子马力大速度快,但是老成渝公路,路窄弯多路况不好,这个车子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能。还是花了十多个小时才跑完老成渝公路全程,进入成都市区天已经黑了。刚才摆了一下老成渝公路。下面再摆一下成都牛市口的老故事。

牛市口原来是成都到重庆的成渝公路上一个重要的一站。

​牛市口原来是成都到重庆的成渝公路上一个重要的一站。三,四十年代年成都到重庆的汽车始发站就是在牛市口。当时牛市口是与盐市口齐名的交通中心,经济中心。成都始发的汽车从牛市口出发,直接开到沙河铺,然后龙泉驿,然后去重庆。从这点来说,牛市口牛。

因为当时还没有成都无缝钢管厂!

五十年代,人民当家做主了,决定修建成都无缝钢管厂,居然可以把成渝公路拦腰宰断,在沙河铺的东面另外修一条路通往九眼桥,把成渝公路的起点改成九眼桥。那条新修的公路因为通车的时候刚刚好是成都赛龙舟的时候,所以那条路就叫龙舟路。这个时候,应该是成都无缝钢管厂牛!

我眼中的牛市口是70年代时候的牛市口。一个大转盘,一个丁字路口往北是牛龙公路的起点,牛市口到龙潭寺的公路。

往东是去钢管厂的厂区一号门的大路,牛龙公路的对面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牛市口分理处,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是要对普通老百姓办普通储蓄业务的。

中国当时有三个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是对城市居民办理城市里面的业务的就是后来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是办理小镇上的和农民的业务的;建设银行基本上不直接对老百姓,只办对公业务。

牛市口这个银行的房子是老房子,比较讲究,比较精致。银行旁边往东方向,有一个理发店,然后有干杂店,肉架子,馆子。理发店的街对面是糖果店,糖果店往东走几步有一个小巷子,好像是叫水巷子,巷子口子上就有一个水井,就在巷子的路中间,所以巷子里的石板路经常都是交湿的。再往东走,南面有一个比较大的口子拐进去,有好几家工厂:成都电池厂,成都空压机厂,

再往东走,靠南面还有一条小路,可以通往沙河铺,就是包到钢管厂边边上转到沙河铺的小路,这条路叫做“牛沙便道”沿途除了农田菜地,农舍。还有成都罐头厂,造纸厂,还有农机研究所,畜牧兽医研究所。等等好几个单位。

现在牛市口这个地名还在,但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