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仰融控股了一家陷入困境的国企——沈阳金杯,仅一年后,他就将其以“华晨汽车”之名,带到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开创中国企业海外融资第一案,引爆华尔街。

此后,他更在汽车领域全面布局,牵手国际汽车巨头,将华晨打造成在国内排名第四的车企,还造出被誉为“中华第一车”的中华轿车,一时风光无二。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如日中天的企业家,却在2002年突然被辽宁省政府扫地出门,并被全球通缉,从此流落美国。

这之后,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手缔造的“第四汽”,被继任者们搞到巨亏,甚至将被出售。在美国期间,仰融皈依了基督教,似乎只有信仰才能让他看淡过往。

中华轿车上市后受到市场热捧,不到一个月,经销商就接到8000多张订单,北京的一些客户甚至现金提车。然而这种热销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中华轿车很快就受到市场冷遇。

最近这些年靠着与宝马合资,华晨可以说越来越不思进取,既然躺着就能拿钱,那我干嘛还站着挣钱呢?

华晨在俊杰尊驰的时代可以说一时风光无二,集团销量常年稳定在国内大集团前十名,那个时候吉利长城比亚迪还只是小角色,远未展露头角。但是人不能总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随着SUV异军突起,华晨最终也没能搭上这趟自主品牌强势崛起的快车,如今已经被彻底边缘化,成了一家看起来可有可无的企业。

最让人觉得可惜的是,长期作为宝马在国内唯一的合资企业,华晨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来自宝马的实质性的技术支持,无论V5、V3、还是V6,三款SUV似乎都拥有共同的命运,前期势头很猛,订单预约量暴增,卖了几个月之后销量急剧下滑,直至退市无人问津,生命周期短的可怜。然而究竟是什么情况造成华晨这种局面的呢?

华晨最近几年的总体思路就是砍掉轿车大力发展SUV。强如长安吉利都不敢轻易一条腿走路,华晨却能上来便自废一半武功,勇气确实可嘉。也许是想学习长城的破釜沉舟,但是长城的情况是SUV特别强,即使一条腿走路也能走的很好。

华晨本身是轿车产品有优势,当年资源都放在H530上,从而导致错过了国产SUV发展的黄金期,痛定思痛之后砍掉优势项目,SUV几乎零起步,此时其他国产品牌SUV车型已经开始纷纷换代。

另外但从SUV产品线来说,中华V系列产品刚亮相或上市时,V3打的是宝马团队加盟,V6是与宝马共线生产。虽然这种战略性宣传引起了媒体和消费者大量关注,扔掩盖不了产品本身竞争力羸弱的事实。

中华V3售价8万以下的车型,全为手动挡,ABS、ESP等常见配置也只在顶配车型才有,更不用说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等技术了。中华V6作为V3向上两代的升级版,1.5T的发动机仅比V3的最大马力大2Ps,作为一款新产品,它也缺少核心卖点,除了4620X1922X1734的尺寸稍有优势,并无其他核心竞争力。

同价位的自主车型,配置比中华V3与V6丰富的不在少数,导致这两款车型在关注期过后销量断崖式下跌。另外华晨SUV毛病不断,多次被车主广泛投诉,仅V3车型,各种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比如机油乳化、发动机漏油、变速箱异响、车漆起泡、方向盘异响以及制动系统故障等,它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已大不如前。

单从V7这款产品来说,M8X平台 宝马发动机形成了它的核心卖点。华晨终于拿到梦寐以求的宝马技术,依旧不看好它的市场前景,因为一款车是否会成为爆款,除了售价、产品力等因素之外,企业实力、营销网络建设都非常重要。

半价宝马好是好,但是作为消费者你心里一定要清醒,V7无论是定价还是受众人群都跟宝马沾不上半点关系。十几万的车肯定做不出三十几万的品质,以华晨这么多年来在SUV产品上积累的口碑来说,V7多少有点小毛病也是正常现象,只要能做到瑕不掩瑜,那么它就是一款成功的产品。

但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如果在V7身上看不出任何好转的迹象,那么华晨真的是离凉凉不远了。

7月11日,据德国《经理人杂志》消息,宝马将增持华晨宝马合资公司的股份,持股比例由目前的50%提升至75%。《经理人杂志》表示,宝马或是首个获得中国政府许可的,持有超过50%的在华合资公司股份的公司。

不过当天下午,华晨宝马董事长祁玉民辟谣称,75%不属实,不可能现在就公布持股比例。其还称,国家政策细则还没出台,不会有具体股比。

不过不管怎样,车企逐渐放开合资企业外资股比,已经势在必行。上述消息一出,华晨中国当天就股价跳水,一度跌近20%,创近10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最终收跌12.55%。

市场之所以迎来如此暴击,主要还是因为华晨在盈利方面对华晨宝马的依赖性太强。

根据华晨中国2017年年报,收益53.05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华晨宝马对集团净利润的贡献,较2016年增加31%至52.38亿元。也就是说,撇开华晨宝马不看,华晨内部很难找到这么赚钱的业务。

有业内人士表示,宝马此举对华晨中国是重大利空,因为华晨宝马向华晨中国贡献了超过90%的营收和利润。而随着宝马对合资公司持股比例的提升,华晨中国从合资公司获取的利润必然大幅缩水。

还有投资者称,国企和外资合资企业,短期看是不让外国车企一下吃掉中国市场,但若是只有明修栈道的分钱,没有暗渡陈仓的自我修炼,最终有一天栈道的路也会走不下去。看看日本电装的发展之路,丰田和博世的合作让日本汽车技术迅速提高,反之若只懂得闷声发大财,最终财路岌岌可危。

实际上,除了华晨,在中国汽车行业,长期依赖于合资企业输送利润的企业并不少。

从上图就可以看到,华晨、北汽、广汽、东风都对合资品牌严重依赖,华晨、北汽和东风的自主品牌,在2017年甚至处于亏损状态。

销量方面也一样,除了长安,五大国有汽车集团,合资公司销量基本去到七八成,上汽更甚,占比达九成。

声明:本平台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