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恒雷
从春秋时期的蓟城开始,北京至今有三千余年建城史,八百余年建都史。近日,作家邱华栋以多年研读北京史料与实地踏访经验为依托,创作了北京城市发展史《北京传》,使得众多鲜为人知的“京华烟云”浮出水面。作品以北京城的发展为着眼点,从时间与空间的纵横对比中,展现了伟大首都的千年兴衰演变脉络。
对比手法展现京城魅力
在邱华栋看来,“一座城市,它是一种独特的生命体,还在继续生长。”《北京传》以时间发展脉络行文,按照朝代的更替演变来进行,并采用了全面的对比手法,包括宫城、皇城、大城、街坊、水系、人口等。比如在描述元大都宫殿规划特点时,不仅指出“远比金中都要气势恢宏,空间结构壮阔”,还与汉唐宋时期的宫殿进行了更广泛的对比。“元大都的宫殿建设,外形和规制按照汉族的文化理念,也就是《周礼》和《易经》来设计,所以宫殿的外观看上去和汉、唐、宋的大型宫廷建筑并无过大差异。比如,汉风更加朴实大气,唐风则显得高贵堂皇,宋代的宫廷建筑更加精细华丽。”通过这样的对比描述,宫殿的空间与时间距离瞬间浮现在读者脑海之中。
书中还将城市发现的特点进行了对比,重点阐述了当代北京的发展特点。比如在描述城市天际线时,作者将京沪天际线进行了对比。在上海的东方明珠电视塔观景台上,“向黄浦江和浦西市区看去,我看到了上海的广大、建筑物的密集、人的蠕动如同蚂蚁、车辆缓行如甲虫。天空之下,城市却是展开的无垠的一个平面。凸起物就是一些显得突兀的高楼。观察一座城市的天际线,不能站得太高,比建筑物高,你就看不到一座城市的天际线。”而北京的天际线则是“中间低、四周高,整座城市依次形成了二环、三环、四环、五环为环线,以天安门广场为中心原点的‘城市大盆地’。”在这样的对比中,读者清晰地了解了北京与上海的不同。可以说,对比手法的运用,不仅清楚直观地交代了北京城在不同朝代的特点,还让读者能够在各种事物的对比中,迅速领略这些建筑与人文本身的意义。
独特视角观察见证成长
邱华栋自称是一名“新北京人”,他于1992年大学毕业进京工作至今,已经三十余年,目睹和见证了北京城的迅猛发展。可以说,《北京传》正体现出一个人与一座城互相见证的发展史。所以,《北京传》绝不是只有文献意义上的史料陈述,而是带有强烈个人情感的温情述说。通过二十余年搜集、研习五百余本相关资料,实地考察诸多的建筑与山山水水,这才使得讲述有理有据。
个人观察视角是独特的,但这源于刘心武对邱华栋的影响。刘心武认为,我们往往只关注建筑的外观,但更应该走进建筑物,获得身在建筑之内的体验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在《北京传》中,读者们看到作者获得某所建筑物的第一手体验经验:他开车从北京市区前往大兴机场,总结出从南部和西部城区出发更方便;在城市副中心的运河边上,透过辽代燃灯塔注视现代化城市的营建;带领作家团队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一线实地采风,切实了解水对一座城市发展兴旺的生命线作用等。“行者无疆”式的田野考察和实地踏访,让我们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城市的温度,同时为城市立传拓展了新的方法。
首创精神:全球视野下的陈述展望
有关北京城的相关图书可谓汗牛充栋,比如林语堂《大城北京》、季剑青《重写北京》、洪烛《北京:皇城往事》、宁肯《北京:城与年》等等,这些图书要么追忆故都繁华,要么书写北京生活,要么回忆特定阶段的北京历史,都从不同角度、不同主题介绍了北京这座城市。
《北京传》的首创精神在于,以全球性的视野纵贯北京城三千余年的发展,并对当下乃至未来的发展空间与趋势进行鞭辟入里的陈述与展望。作者从城市空间生长、发展演变格局入手,以“主章”刻画城市的主体结构变化,“副章”描绘特定时期北京的代表性人文风景,双线并行,互为补充,让读者在时空与文风的转换中对北京的发展轨迹一目了然。
一座城市就是一个生命体。人创造了城市,城市也创造了人;人与城市两者,是一个相互成就、相互促进的成长过程。作家徐则臣说过,给北京立传是件十分冒险的事,尽管没几个人有能力说出这座城市的子丑寅卯,但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挺了解我们伟大的首都。在点线交织之间,《北京传》在纸上为我们重筑了一座古老又现代、有温度的北京城。(袁恒雷)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